生活連線


三年如一日 六旬兒媳照顧九旬癱瘓婆婆

時間:2019-12-07 21:50:22  來源:生活連線  作者:陽湖網(wǎng)
都說“久病床前無孝子”,但是,在前黃鎮(zhèn)楊橋村有這么一位孝順的兒媳婦,無怨無悔照料癱瘓在床的九旬婆婆三年,用實際行動踐行著“百善孝為先”的傳統(tǒng)美德,下面我們就去認識一下這位好兒媳--宋菊華。
【洗菜做飯畫面切入】
前黃楊橋村村民 宋菊華:早飯白粥么,盛在那里冷冷怕燙的??吹嚼淞司臀菇o她吃,一口一口喂給她吃。等到吃飽了就幫她擦擦臉。等她吃了早飯,有的時候要喝水了就倒點水給她吃吃,然后給點餅干吃吃,到吃飯了就要再喂給她吃。
宋菊華今年63歲,婆婆何玉英今年95歲,3年前,一直患有高血壓的婆婆何玉英突然中風癱瘓,從此以后便一直臥床,吃喝拉撒都需要人服侍。從那以后,宋菊華就開始服侍她婆婆。
【給婆婆換尿褲畫面】
由于常年臥床,導致何玉英生了褥瘡,身上經(jīng)常需要擦洗換藥,雖然宋菊華身板小,但是這些事都是由宋菊華一個人獨自完成。
宋菊華丈夫 王建國:幫她翻身翻過去,有褥瘡的。要給她換藥。一般幫她擦擦洗洗,喂喂吃的,擦擦身子,換尿布,那個時候都是我老婆弄的。
前黃楊橋村村民 宋菊華:她有的時候拉了屎你也不知道。(有時)手還要摳。再用水給她擦擦,一天擦一次,有的時候擦兩次。
宋菊華說,由于自己的雙親已經(jīng)過輩,公公也在前年去世了,婆婆何玉英是現(xiàn)在家中唯一的長輩,更是養(yǎng)育自己丈夫的偉大母親,所以自己會更加珍惜,不厭其煩地照顧她,視婆婆如自己的親媽。
前黃楊橋村村民 宋菊華:我一點都不厭煩,我一點都不嫌棄。我媽去世的時候只有50幾歲,腦溢血。我爸爸去世的時候79歲,是氣管炎。要珍惜點的,畢竟都這么大年紀也不容易,我們應該的,雖然說不是生的我,生了我老公,也就是我的大人。
何玉英育有三個子女,宋菊華丈夫今年也已經(jīng)62歲,是何玉英最小的兒子,宋菊華夫婦兩個在運村菜場附近開了一個糧油雜貨鋪,也是家庭主要的經(jīng)濟來源,平日里忙起來,兄弟姊妹們也會來搭把手。日子雖然忙碌,但是兩人分工明確,對于照料老人也一點不含糊。
前黃楊橋村村民 宋菊華:吃么總歸頓頓是我喂的。然后給她換尿片,天天都是我弄的。我姐姐他們也來輪流的。還有我的小姑子,都好得很,真的全都照應的,我們也都客氣的。
宋菊華丈夫 王建國:畢竟也這么大年紀,養(yǎng)了我們。也是苦過來的一把屎一把尿弄的。她現(xiàn)在活一天,我們就要負一天責任。多活一天就讓她開心一天??倸w是自己的大人,我們要盡到責任。
宋菊華三年如一日照顧婆婆的孝順之舉,周邊的居民們也都看在眼里,對這樣一位好兒媳贊不絕口。
鄰居 楊愛芳:孝順的不得了。幫她洗澡,衣服,弄得清清爽爽。她一點都不怨。對大人確實好。別人出去玩,她說不可以的。要在家服侍的。不能出去玩,那個兒媳婦好得很。
每當聽到別人的夸贊,宋菊華總是很謙虛得說,自己也只是想為自己的子女做一個榜樣,也希望自己今后老了,子女們也能這般孝順,用言傳身教來傳承孝道。
前黃楊橋村村民 宋菊華:有的看在眼里,總歸學習學習的。我們大人對怎么樣,總歸有點數(shù)的。
“百善孝為先”是我們文化傳統(tǒng)中的精華,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宋菊華用實際行動譜寫了“孝”的最淳樸、溫情的旋律,成為我們身邊敬老愛老的楷模,我們應當為她點贊,向她學習。

生活連線

更多>>

生活連線20240930

生活連線20240929

生活連線20240928

生活連線20240927

生活連線20240926

生活連線20240925

生活連線20240924

生活連線20240923

生活連線20240922

生活連線20240921

生活連線20240920

生活連線20240919

視頻推薦

更多>>

常州經(jīng)開區(qū)召開工作思路研討會 明

區(qū)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會召開

區(qū)委常委會召開會議

武進法治影院2025年度項目發(fā)布

“政企”通力 武進“公轉(zhuǎn)水”運輸

信承瑞:跨界醫(yī)療進軍科技“無人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