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名字叫“無安” |
時間:2022-06-14 20:39:11 來源:生活連線 作者:陽湖網 |
|
我的名字叫“無安” 歡迎回來。好動、不安分,對于一個年滿8歲的男孩子來說,調皮一點或許再正常不過。但對于下面節(jié)目的主人公慶慶(化名)來說,“無安”這個小名,有著另外一層寓意。 慶慶(化名):(張家)大姐家來咧,帶個嗲花,帶個草花。牛虻踏煞老鴉... 無安奶奶:主要是小時候一直生病,后來想想這個孩子沒有安穩(wěn)的時候。想要小孩安全(安穩(wěn))的,后來說名字反一下,幫他起一個叫無安。 無安出生于2014年,一家人的其樂融融,被無安患有癲癇病的一紙診斷書打破。如今8歲的無安,智力卻只有一歲半的水平。在上完幼兒園中班的課程后,他每天下午四點還要到兒童康復中心,進行一個小時的生活自理、體能訓練課程。對他來說,連簡單的穿脫鞋襪都很困難。 樂康兒童康復中心康復教師
寇陽:很小的時候就來了,大概三年多,在我手上練習的話有三年多。從開始他來的時候,走的穩(wěn)定性、跑跳這些,簡單的動作都很難完成。現在主要針對的是他的平衡練習。 一年近5萬元的學費,加上四處求醫(yī)問藥,無安全家總動員,爸爸媽媽一個在工廠上班、一個在眼鏡店做店員,為了多賺些錢他們常常加班;80歲的太公太婆也找了一份看大門的工作,沒事的時候還要去地里勞作種些蔬菜,一家人自給自足,能省則省。縱然如此,無安仍舊是一家人最摯愛的寶貝。吃過晚飯,太公還會把無安扛在肩上,任他玩耍著自己斑駁的白發(fā)。 無安奶奶:一說我就要哭了,無法形容。人家小孩玩得開開心心,帶得也高興。我這樣帶著,好像沒頭沒腦的。 對于兒童來說,玩具是必不可少的成長伙伴,可是無安的奶奶表示,玩具對于現在的無安來說只有轉移注意力的作用,相較于玩具,家里最缺一臺康復器械。事實上,像無安這樣的情況并不是特例,在這家兒童康復中心內,還有60名自閉癥、肢體或智力障礙兒童在接受訓練。 樂康兒童康復中心負責人
趙東:這三類兒童現在是逐年遞增,這幾年在康復的教育方法上,是有很大的精細發(fā)展,
比如說現在用的一些教學方法,現在更加規(guī)范。在教具、康復器械方面,也會相對分門別類(齊全),是比較系統化的。 今年“六一”兒童節(jié),在愛心人士的資助下,無安收到了一份特別的禮物,一臺嶄新的阻力腳踏車用于康復訓練。無安可能不會像其他同齡人那樣,期盼著爸媽早點下夜班。他總是一刻不停地在嬉鬧著,只有在奶奶的歌聲中,得到片刻的寧靜。 無安奶奶:好,再來唱山歌。唱山歌來,唱來那邊,山歌好比春江水,不怕灘險彎又多嘍,彎又多。 真是家風淳樸、頑強不息的一家,令人動容。我們也呼吁社會對此類家庭多一些關心與幫助。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