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照勇:匠心“打磨”25年 百道工序塑琵琶 |
時間:2022-11-21 10:26:28 來源:生活連線 作者:陽湖網(wǎng) |
|
琵琶,中國民樂之王,絲綢之路上南北朝時期中西方文化融合的產(chǎn)物。其細膩入耳的音色以及張力極大的音階,成為古代中國樂曲演奏的重頭戲。今天,讓我們把鏡頭聚焦手工琵琶制作匠人丁照勇,一起感受弘揚傳統(tǒng)文化的初心。 在遙觀鎮(zhèn)這間琵琶制作廠房里,42歲的丁照勇正在刨內(nèi)堂,看似枯燥又費勁的工作,他已經(jīng)做了25年。1997年,丁照勇為了生計,離開老家河南到上海打工,機緣巧合下認識了一位琵琶制作的手藝人。由于丁照勇小時候就喜歡做木工玩具,因此很快就對琵琶制作產(chǎn)生了濃厚興趣。 手工琵琶制作師
丁照勇:感覺這個東西挺好,它是一個工藝,又是一門手藝,這個木頭能通過我們的制作而發(fā)出優(yōu)美的聲音,自己比較有成就感。師父對我也非常不錯,把他所有的精華都教給了我。 此后,丁照勇便專心學習制作琵琶,從最基本的鋸木頭、刨木頭等木工技藝做起。2000年,丁照勇被常州一個樂器廠請來做琵琶師傅,不料兩年后廠子因事故關門。丁照勇不愿意苦學多年的手藝就此荒廢,于是便單立門戶繼續(xù)扎根琵琶制作。 手工琵琶制作師
丁照勇:因為剛開始沒有名氣,沒有客戶,產(chǎn)品做出來投入市場,大概只能維持一個生活費,主要以手工為主,大概一個月做五把到六把,后來通過耐心堅持,到各個地方老師那里去跑銷路,過了幾個月以后,老師開始反饋,就覺得這個琵琶還蠻好的。 丁照勇的琵琶在得到浙江音樂學院一位老師的肯定后,他的名聲開始漸漸的在圈內(nèi)傳開,這也讓他信心大振,更加苦心鉆研制作技藝。丁照勇介紹,一把琵琶的制作要經(jīng)歷100多道工序。不管是選材、毛坯制作、自然風干、背板精細制作還是調(diào)音、拋光、燙蠟,都必須精雕細琢。 記者:為什么要推一下又要敲一下呢? 手工琵琶制作師
丁照勇:敲一下是定聲音的厚薄,是不是有一點厚了,我們再刨一下,要是聲音已經(jīng)好了,我們就不刨了,像這個現(xiàn)在就已經(jīng)好了。 丁照勇妻子
馬素梅:比如說客戶有時候反映哪一點不舒服的話,他一定要把這個問題解決了,甚至搞到晚上12點多。有些東西我感覺已經(jīng)磨得很光了,弄得很好了,但他感覺還不行,我有時候跟他開玩笑說難道要鑲個金邊。 做琵琶選材尤為重要,因為木材容易變形,所以原材需要存放五六年的時間才可以開始制作,通常來說,木質(zhì)越硬,音質(zhì)越好。所以為了保證品質(zhì),丁照勇會選取花梨木、紫檀木、酸枝木等進口木材做背板,再采用A級蘭考泡桐做面板,配合浙江老竹做成的品和復手,盡力讓琵琶的音色達到最理想的效果。 手工琵琶制作師
丁照勇:根據(jù)背板內(nèi)堂的大小,面板的薄厚來定音色的好壞,這個就是靠我們長時間的積累。一把琵琶給我的話,基本上有90%的把握,把琵琶的聲音能做到什么程度。聲音要稍微亮一點的,或者要響的,因為音色是堂、松、爆、脆、亮五種,但是我們把五種全部結合到一起是不太現(xiàn)實的,一般能把三種或四種融合到一起就是很好的琵琶。 回憶起這25年一心一意制作琵琶的日子,丁照勇臉上露出滿足的笑容,他坦言,當看到一把完整的琵琶制作完成后,心里頗有自豪感。自2005年建立了江蘇常州美音樂器廠后,丁照勇將手工制作和現(xiàn)代技術相結合,做工精細,手感順暢,音色卓越,音質(zhì)優(yōu)美,受到一致好評。如今,其生產(chǎn)的每年近200把琵琶不僅在西安、上海、北京等地銷售,還遠銷到了法國、美國。 手工琵琶制作師
丁照勇:現(xiàn)在琵琶是一種藝術品,又是一種演奏品。包括材料,品種都比較多,雕刻、繪畫這上面都用得到。還是個人喜歡,必須要有比較強的毅力,比如說靜下心、不急不躁啊,因為每天就這樣干活,是比較枯燥的一種生活,但我的性格就適合這樣。 為推動樂器事業(yè)的發(fā)展,讓更多人了解琵琶,丁照勇先后在上海,廣州,杭州等地進行了一系列展銷活動。2020年丁照勇的樂器作品(琵琶)入選《2020中國二胡之鄉(xiāng)民族音樂盛典——民族樂器品鑒展》。2021年12月,其作品又入圍江蘇文藝大獎·第六屆民間文藝獎·優(yōu)秀民間美術作品終評。在丁照勇的影響下,他年僅16歲的兒子也走上了愛琵琶,學琵琶,發(fā)揚琵琶傳統(tǒng)藝術的道路。不僅2021年在常州市中學生獨奏、獨舞、獨唱比賽初中組中獲得獨奏類二等獎,還曾榮獲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第四屆“明日之星”社會藝術水平考級優(yōu)秀考生展演彈撥樂金獎。 一門手藝一份傳承,一顆匠心百分堅持,相信傳統(tǒng)文化藝術在類似丁照勇這樣的手藝人的發(fā)揚下,將愈加奪目。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