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連線


多彩暑假 拾殘珍畫扇面 感受“錦灰堆”魅力

時間:2023-08-05 20:19:20  來源:生活連線  作者:陽湖網(wǎng)
中國有一種傳統(tǒng)藝術叫“錦灰堆”,在現(xiàn)代相對小眾,但在博物館這個“大學校”,青少年可以不斷打開新的知識大門。
學生 俞薛湫:這是一把普通的扇子,但是經過與非遺的碰撞,它將完成一次華麗的變身,大家可以和我一起期待一下。
扇子要與之碰撞的非遺叫“錦灰堆”,首先我們來了解什么是“錦灰堆”。
武進博物館公共服務部副主任 孫斌:錦灰堆是一種非物質文化遺產,主要盛行在山東地區(qū),錦灰堆其實又稱為無意間打翻的字紙簍,又叫八破圖,起源于元代時期,將一些古老的字畫書法進行自我的創(chuàng)作,又變成了一個新新的作品。
清代,錦灰堆達到頂峰時期,瓷器、鼻煙壺、壁畫以及雕刻都有錦灰堆的藝術形態(tài)?!板\”代表美好,美好的東西產生如同被火燒的殘破效果稱為“灰”,將殘破的“美”“堆”在一起,大家的扇子有了各自的風采。
學生 王子榆: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我覺得描寫的意境很美,有一個美人在水邊嬉戲,就比較淡雅,符合這張紙的意境。這邊的背景是個山水圖,我寫了一句描寫春景的詩句。先用剪刀剪出一些不規(guī)則的輪廓,然后再用香薰燙一下,自己跟著感覺走,就能燙出自己喜歡的效果。
學生 俞薛湫:中間是卞之琳《斷章》,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然后這個慫還有一個您,是錢鐘書和楊絳之間的一封信?!皯Z”是心上面有兩個人,楊絳這樣問錢鐘書說你心上有幾個人,“您”就是錢鐘書說我心上只有你的意思,我覺得很有詩意,很有文人氣息。普通的扇子變得不俗,而且很浪漫。
寫詩、作畫,隨著自己的心意,遵循著“不相蹈襲”。在博物館觀展、創(chuàng)作,在“似是殘破”中尋一份意境。
武進博物館公共服務部副主任 孫斌:“不相蹈襲”是我們惲南田所提出的,他希望大家雖然是在借鑒前人的一些創(chuàng)作,但是也要有自己的獨特風格,我們這個相當于借鑒了前人的一些古詩畫古字畫,然后再加自己的創(chuàng)作,變成了一個全新的甚至是獨特的專屬品。
假期過半,博物館的展覽、活動精彩進行中,希望廣大市民尤其是青少年多多走進文博場所,尋得美好。

生活連線

更多>>

生活連線20240930

生活連線20240929

生活連線20240928

生活連線20240927

生活連線20240926

生活連線20240925

生活連線20240924

生活連線20240923

生活連線20240922

生活連線20240921

生活連線20240920

生活連線20240919

視頻推薦

更多>>

常州經開區(qū)召開工作思路研討會 明

區(qū)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會召開

區(qū)委常委會召開會議

武進法治影院2025年度項目發(fā)布

“政企”通力 武進“公轉水”運輸

信承瑞:跨界醫(yī)療進軍科技“無人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