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間好“豐”景!武進6萬畝水稻開鐮收割 |
時間:2023-10-13 20:32:31 來源:生活連線 作者:陽湖網 |
|
風吹稻浪遍地黃,顆粒歸倉豐收忙。武進6萬畝水稻陸續(xù)成熟進入收割期,田間地頭一派忙碌的豐收景象。一起來看。 上午9點半,走進前黃鎮(zhèn)聯(lián)慶村李臣家庭農場,放眼望去,金黃的水稻綿延起伏,成熟飽滿的稻穗壓彎了腰,伴隨著收割機在田間來回穿梭,發(fā)出隆隆的轟鳴聲,將沉甸甸的稻穗攬入“懷中”,轉眼間變成金燦燦的稻谷,匯聚成一幅秋日豐收美景圖。 李臣家庭農場負責人
李臣: 我現(xiàn)在收割的是有機水稻,不使用農藥化肥,以養(yǎng)鴨子、誘芯裝置,肥料使用的是有機肥,這塊地要比去年增加100斤一畝地,因為今年天氣好,常規(guī)的水稻要增加100公斤一畝地 李臣在前黃鎮(zhèn)承包了400畝地種植水稻,其中有機水稻50畝,由于采用單季稻土地輪休模式,極大提升了稻米品質,今年3月份,“前黃李臣”牌有機稻米成為武進首個有機農產品品牌,供不應求,即便價格賣到每公斤40元,也擋不住“粉絲”們的熱情,這也讓他看到了精品生態(tài)農業(yè)的發(fā)展前景。 李臣家庭農場負責人
李臣: 有機大米的話一畝地成本在3000元左右,我們的價格也要高一點,因為有機大米的種植方式模式都不一樣的,天氣好,管理得當,品種選的好,所以我們的產量就高,預計到月底這一片都可以收割完成 秋糧是全年糧食生產的重頭戲,為扎實推進糧食生產管理工作,近年來,區(qū)農業(yè)農村局根據市場需求和消費者需要,結合土壤和氣候條件,在大米品質、水稻產量、抗逆性較強的主栽品種上做文章,按照“高產、高效、優(yōu)質、生態(tài)”的原則,調整產業(yè)結構,推廣高產優(yōu)質良種,推進高標準農田示范種植,同時,按照“企業(yè)+農戶+基地”的購銷模式進行生產,促進增產增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