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檔案是每個公民成長、生活和工作的第一伙伴,是家庭記憶的結(jié)晶,也是家風精神傳承的載體。每年的5月15日是國際家庭日,今年的主題是“檔案進家庭”。今天的《新觀察》,就讓我們一起跟隨鏡頭,走進我區(qū)多個家庭,通過那些塵封已久的家庭檔案,去感受到他們幸福、溫情的過往,去揣摩家風傳承的點點滴滴。
來到何留社區(qū)王漢金老人家中,我們似乎走進了一個家庭檔案的“微型博物館”。各類照片、證件、票據(jù)、獎狀、煙盒、徽章等在桌上分類擺開,整整放了三個房間。這里面最早的一個物件,是1949年7月由當時的求實中學頒發(fā)給老人的畢業(yè)證書。泛黃的紙張、黑白的照片、毛筆寫下的校訓寄語,一下就把人的思緒帶到了半個多世紀以前。今年85歲的王漢金說,收藏生活中的這些點滴,已經(jīng)成為他人生中的不可缺少的部分。
家庭檔案收集者 王漢金:每天早晨起來散步,散步的時候,在路上看到有煙盒,比較新鮮的,就收集回來。我似乎有點職業(yè)性,我原來就是搞這個檔案工作的,所以退休以后沒有事情,就開始弄這個東西。困難就是沒有(專業(yè))設(shè)備,你看我這些都是土設(shè)備,如果有比較標準的櫥之類,可能整理的還能更標準一點。
王漢金1950年參加工作,在職的時候他就與檔案結(jié)緣,歸檔整理的習慣一直延續(xù)至今。沒事的時候,老人會搬張凳子,整理他一生的“寶貝”。為了防潮、防濕、防蛀,老人把檔案儲存室?guī)偷搅巳龑拥拈w樓上,還自制了許多收集簿。這里近80個檔案盒、幾千件藏品都在無聲地訴說著時代、社會和家庭的種種變遷。
王漢金:上三代,下三代,如果連祖宗都不知道,那豈不是很可惜,所以通過我,基本上已經(jīng)弄清楚了,作為遺產(chǎn)留給他們,肯定能有作用。
何留社區(qū)主任 王中華:是一種正能量,有事情做,他弄點收藏,一方面有價值的東西可以留下來,我們今后年輕一代或者下一代可以看一看我們社會的變遷,也留下了寶貴的財富,社區(qū)肯定鼓勵支持他的這種收藏,他有什么需要,我們肯定給他提供幫助。
一個個家庭檔案的原始素材,完整攝入了家庭中重要的“生活鏡頭”,是個人、家庭“成長足跡”具體而生動的“濃縮版”。家住豐樂社區(qū)的趙麗萍今年58歲了,她對家庭建檔也是深有感觸。她父親在世時,親手將家族遷徙發(fā)展的歷史還原成文字,并印制成家史,升華為家庭成員的集體記憶。這樣一本小小的家史,記錄了家族發(fā)展的點點滴滴,維系著家庭成員的血脈親情。
家庭檔案收集者 趙麗萍:我通過我父親這個家史,了解到祖先是開國之君趙匡胤。我父親留下的“忠厚門第,勤儉傳家”(的家訓),對我家很有影響,一直以這個家訓來教育我們這一代,我也給我兒子看的,告訴他祖先是怎么一路從河南漂過來的,在這邊扎根,很有自豪感。我父親很認真,我看著他就想,(家史)這個東西我也要繼續(xù)傳承下去,我一直留心著,準備接著寫下去,給下一代傳承一個精神食糧吧。
除了這本傳承家風的家史,翻開趙麗萍家的家庭檔案,雖然年代并沒有非常久遠,但從家庭誕生的那一刻起的所有證書、照片、證件以及家人體檢表都被收納的整整齊齊。不需要專業(yè)水平,不需要高檔設(shè)施,其實每一個家庭,都可以完成這樣一部“家庭檔案”。
作為一名曾在記者崗位工作了23年的老新聞工作者,陳東夫一直都在記錄著時代和社會的變遷,他積累的素材、作品也都成了升格為檔案的“一手資料”。在陳東夫家中,我們看到了整整15箱的檔案,報紙、雜志、信件、證書、手稿、照片...每一件都是他的寶貝。
家庭檔案收集者 陳東夫:作為新聞工作者,對世界上發(fā)生的事,有責任關(guān)注。這就是當時我參與解救俄羅斯人質(zhì)事件的歷史檔案,整個文檔有65頁,2013年我把它送交給了中央檔案館,中央檔案館非常重視。
文章在120多本雜志上發(fā)表、出版了8本個人著作、作品被70多家出版社收錄....這些被陳東夫歸為“墨海浪花”的作品集錦,不僅全面地記載了一個家庭的社會實踐和生活變遷,也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地區(qū)的社會發(fā)展面貌。陳東夫說,保存家庭檔案,就是保存了家庭的歷史記憶;守住家庭檔案,就是守住了家庭精神的DNA。平時筆耕不輟的他在一件工作結(jié)束后,就隨手將其歸檔,這些都被12歲的孫女看在眼里,愛讀書愛寫作已經(jīng)成為了他們的家庭基因。
家庭檔案收集者 陳東夫:真的是潛移默化,我家孫女寫的我家的讀書樂,她到家也要看看報紙,也要翻翻我這些東西,我也督促他們看,把它當作一種精神財富傳給他們。流于口頭形式的教育他們不會有切身的感受,(檔案)它可以激勵,對他們會有觸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