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到春季,我總是喉嚨干癢。最近北京老刮風,氣候干燥,我的喉嚨又開始干癢了,每天不停地喝水、喝茶,效果都不好。我老伴前幾天聽人說了一個方子,說是嚼生栗子仁能緩解喉嚨干。我試了三天,還真有點效果。請問專家這是什么原理?
咽喉癥狀診斷為慢性咽炎,中醫(yī)屬于喉痹,辨證為脾腎陽虛型,治宜溫補脾腎,滋養(yǎng)咽喉。栗子,又名板栗,有“干果之王”的美稱,在國外被譽為“人參果”。栗子性味甘溫,入脾、胃、腎三經(jīng),有養(yǎng)胃、健脾、補腎、壯腰、強筋、活血、止血、消腫等功效。所以嚼生栗子仁,能起到溫補脾腎的作用,可緩解喉嚨干癢。多數(shù)人都是熟吃,殊不知,生食板栗補脾腎的效果更好。中老年人,由于陽氣漸漸衰退,不僅會出現(xiàn)腰膝酸軟、四肢疼痛,還可能出現(xiàn)牙齒松動甚至脫落,咽喉干痛不適感等問題,這些都是脾腎不足的表現(xiàn)。當從補脾腎入手,及早預防,食用生板栗就是可行的方法。同時,栗子中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可有效地預防和治療高血壓、冠心病、動脈硬化等心血管疾病,有益于人體健康。它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能夠維持牙齒、骨骼、血管肌肉的正常功用,可以預防和治療骨質疏松、腰腿酸軟、筋骨疼痛、乏力等,延緩人體衰老,是老年人理想的保健果品。
不過,栗子生吃難消化,熟食又易滯氣,所以一次不宜多食。脾主運化,腎主溫煦,補益之品大多偏于溫燥,而咽需液養(yǎng),喉需津潤,此液此津,均有賴于脾之運化,腎之溫煦。脾運不健,腎不溫煦,津液不升,枉有滿腹水濕,咽喉依然干燥,故臨床治療上也力倡補脾溫腎生津法。當然,北方冬春季節(jié),氣候干燥,補腎健脾同時還需滋陰生津,故如配合玄參、麥冬水煎,代茶飲,效果更佳。在生活方面更應該戒煙限酒,忌食辛辣燥熱食物,起居有常,勞逸適度,節(jié)制房事,預防感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