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果也分性味,現(xiàn)代人不少體質(zhì)偏虛寒,建議還是少吃水果為妙,更不宜以水果代餐來減肥保身材,真想減肥不如試試微運動
過年了,水果是走親訪友的好禮物,厭棄了大魚大肉的你,是否一邊念著“一日一蘋果,醫(yī)生遠離我”,一邊大啖有益健康的水果?
慢著!中醫(yī)名專家、廣東省中醫(yī)院副院長、主任醫(yī)師楊志敏教授指出,其實水果也分性味,現(xiàn)代人不少體質(zhì)偏虛寒,尤其是那些常常以水果代餐來減肥的愛美女子,體質(zhì)虛寒加上水果寒涼,亞健康狀態(tài)可不好受。
大誤區(qū):
水果有益 多食唔怕
中外的膳食指南,都將水果列為每日必食,健康飲食建議每人每日吃200~350克水果。
這是當然的,因為水果富含多種維生素、礦物質(zhì)和有益的生物活性物質(zhì)。其中的維生素C就最為人熟知,它能增強抵抗力,防壞血病,促進傷口愈合,還能增加血管壁的彈性和抵抗力。水果一般富含糖分,能供人體直接吸收,產(chǎn)生熱能;而內(nèi)含的有機酸,又能促進刺激消化液分泌,有助消化。水果還含豐富的鉀元素,有利于血壓的控制。此外,人所共知的是,水果與蔬菜一樣,膳食纖維多多,能促腸蠕動,預防便秘。
然而,很多人不知的是“水果千般好,卻并非完美”,因而陷入了狂吃水果、亂吃水果,甚至水果當代餐的誤區(qū)。
楊志敏在門診發(fā)現(xiàn),越來越多人將水果當主食,認為營養(yǎng)足夠又可減肥,尤其是十幾歲到35歲左右的女性特別流行。
事實上,這些女性都有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很怕冷,一年到頭都是手腳冰涼,動不動就拉肚子,易感冒又易咳嗽,還往往有痛經(jīng)的困擾。
大危害:
虛寒+亂吃水果=亞健康
深入問診發(fā)現(xiàn),嶺南女性比男性更愛吃水果,原因多是明星們的示范效應。
“身材好,不等于身體健康!”楊志敏指出,自己曾帶著省中醫(yī)院一幫專家對廣東的人群體質(zhì)進行辨識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氣虛體質(zhì)、陽虛體質(zhì)、痰濕體質(zhì)人群占比率最高,分別是12%、22%、7%,“年齡多在18~45歲之間,城市白領(lǐng),尤其是女性占多數(shù)。”
這其實已經(jīng)是體質(zhì)偏頗的亞健康狀態(tài)。
在門診中,楊志敏發(fā)現(xiàn),虛寒者,又偏愛食水果,甚至水果代餐,結(jié)果加重了亞健康狀況。比如不適應季節(jié)變化:冬春愛感冒,到了夏天易拉肚子,一到秋冬??人?。平時臉色總是青白,手冷腳冷,肚子也不溫,總是感覺腸胃不好,吃點東西就脹肚子,這是由虛寒導致脾陽不足、消化酶活性不夠,吃青菜連葉渣都消化不了,中醫(yī)稱為“完谷不化”;舌頭一伸出來,不是“舌淡紅苔薄”的健康態(tài),而是舌胖大、苔厚膩。每月生理期總是有痛經(jīng);感冒了最大困擾是咳嗽難愈,尤其晚間一躺下就喉嚨發(fā)癢、咳不停。
楊志敏還發(fā)現(xiàn),明顯呈現(xiàn)虛寒特質(zhì)的在全人群中占比達20%~25%,女士和老年人居多,小孩也不斷增多,尤其是常見于那些一感冒就被帶去輸液的孩子,往往是汗多、面色青白的虛寒體質(zhì)。
大拆解:
水果偏寒多 溫的又偏濕
年輕一代往往接受西方健康營養(yǎng)結(jié)構(gòu)理念,卻不了解任何食材都有自己的個性,即中醫(yī)所稱“性味”,寒性、溫性、平和等等。
楊志敏說,之所以不主張狂吃水果,尤其是虛寒之人更要慎吃水果,是因為水果雖營養(yǎng)價值好,但普遍性寒,寒上加寒問題多。
水果極少性溫者,至多平性,即使像榴蓮這樣性溫近熱性的,又會偏濕。
比如一年四季都在廣東水果檔售賣的香蕉,與大蕉一樣性寒,只對實熱癥即大便干結(jié)、腑氣不通的人有效,還適合脾胃功能好、消化力強者。而體寒的人,多吃蕉類,往往胃脹,感覺像冰一樣頂住胃,天氣寒冷時尤其如此。
又如雪梨,四季有售,媽媽們只知道它清潤,但如果生食就偏寒,部分人咳嗽吃了反而增加咳嗽,所以建議加一點姜、川貝、陳皮來燉,既抑制梨的寒性,又發(fā)揮其清潤之功,這樣虛寒體質(zhì)者秋冬燥時亦可選擇。
第三種常見水果是蘋果,因其性平被稱“平安果”,不過虛寒的人吃了仍然易拉肚子,特別是老人。所以建議將蘋果加熱蒸了吃,因其加熱后有收斂止瀉作用,可減少拉肚子。
第四種常見水果是西瓜,得益于種植技術(shù)進步,也是一年四季有上市,更因其便宜、方便儲存,出外就餐經(jīng)常被作為免費贈送的餐后水果。不過西瓜性寒涼,因此建議體質(zhì)虛寒、冬天時節(jié),盡量別吃西瓜。
支招:
水果代餐 不如微運動有效
由于現(xiàn)代女性虛寒者多,再加上常見水果絕大多數(shù)偏寒,楊志敏提醒,體質(zhì)虛寒者建議還是少吃水果為妙,更不宜以水果代餐來減肥保身材。
那么問題來了,女性就是想減肥啊,過年甚至平日大魚大肉多,“一節(jié)胖幾斤”怎么辦?楊志敏支招,試試“微運動”!
她指出,現(xiàn)代人臉圓腰胖,其實多屬虛胖,各處的肉捏起來松松軟軟的,這是因為他們經(jīng)常熬夜、運動少、氣虛、水和脂肪代謝慢等導致。對付這樣的虛胖,減糖、只吃蛋白質(zhì)不攝入碳水化合物,只能治標不治本,倒不如通過中藥或艾灸補氣,再通過“微運動”提升肌力,從而真正減掉虛胖。
運動是每日必需的,但不能單純理解為出外跑步、游泳、打球等才是運動。“微運動”通過強力收縮肌肉,每日15~20分鐘,在辦公室可做、入睡前可做,每日做、堅持做。
比如,在單位,辦公累了就站起來,或直立踮腳尖,或簡單做一做八段錦,甚至就坐在椅子上,將腿懸空勾腳也行;再如晚上睡覺前,躺在床上,或做“蹬單車”的動作300下,甚至把腿與腹部、小腿與大腿持續(xù)保持兩個90度、小腿與床平行,保持到不能堅持為止;還可以做平板支撐,鍛煉了前后肌肉、腹肌。
這些“微運動”,強力收縮肌肉,而肌肉的收縮是身體產(chǎn)熱的主要來源,可熱身至微微出汗,每日堅持做,手腳自然就不冰涼了。
“堅持微運動,讓其成為生活習慣,比偶爾一次的大量運動、出一身汗更健康。”楊志敏說,尤其是冬天,大量運動后毛孔張開容易受寒,更不主張。“微運動”頭3個月最難,但堅持下來,保持健康苗條的身材不在話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