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尼泊爾的首都,人們總喜歡用“屋有多少,廟有多少;人有多少,神有多少”來形容加德滿都。在這座不大的城市,共擁有大大小小的神廟寺、塔2700多個。其中,在占地僅7平方公里的市中心,就分布著廟宇、佛堂、經(jīng)塔250多座,供奉著印度教的3300萬神靈——而尼泊爾全國總?cè)丝跀?shù)還不足3000萬!
加德滿都的“兩副面孔”
加德滿都位于加德滿都河谷西北部,巴格馬蒂河和比興馬提河的交匯處,素有“山中天堂”的美稱。這是一座擁有1000多年歷史的古老城市,尼泊爾的歷代王朝在這里修建了數(shù)目眾多的宮殿、廟宇、寶塔、殿堂和寺院等,數(shù)目之多,簡直可以用“五步一廟、十步一庵”來形容。因此,加德滿都又被人們稱為“寺廟之城”。
在梵語中,加德滿都的意思是“獨木之寺”,相傳在公元16世紀,李查維王朝的國王在市中心用一棵大樹修造出一幢三重檐的塔廟式建筑。后來,人們就以這座建筑為中心,大興土木,修造房屋,向外擴展,從而形成了加德滿都市。這種說法之外,關(guān)于加德滿都名稱的來歷,當(dāng)?shù)剡€流傳著許多別的傳說……
雖然關(guān)于加德滿都名字的來歷說法不一,但每一個加德滿都人、或者每一個去過加德滿都的人都一致認為:事實上,今天的加德滿都同時擁有著兩副面孔——它既是一個隨處遍布著紅墻廟宇的宗教圣地;又是一個秩序混亂,到處充斥著猴子、黃牛、乞丐、行人、三輪車的混亂都市。
加德滿都也像我國的許多城市一樣,有新、舊城之分。舊城是加德滿都的西區(qū),新城則是融合了傳統(tǒng)風(fēng)貌和西方文化的東區(qū)。其中,在舊城除了新修的一條商業(yè)街之外,仍舊保持著尼泊爾的傳統(tǒng)風(fēng)貌。在這些迷宮一樣蜿蜒曲折的小巷兩旁,密密麻麻地擁擠著三四層高的小樓。通常情況下,往往樓上是住家,樓下則是店面。
這些店鋪從外面看去,無一例外都顯得又破又舊,有些店面甚至連柜臺也沒有,貨品就直接堆放在地上,然而,當(dāng)你走進去一看,卻發(fā)現(xiàn)里面竟然鋪著地毯,擺著古董,十分精致豪華。而店主們,大多懶懶散散地盤腿坐在旁邊,既不為自己的商品吆喝,也不積極招攬客人。
此外,在這些“時光隧道”般古老的小巷中,還散布著很多小寺院。有些寺院里甚至還住著僧侶的家人。這些寺院里,往往都立著大大小小的白塔,而這些白塔在民居的庭院里也常??梢砸姷?。
作為尼泊爾的首都,人們總喜歡用“屋有多少,廟有多少;人有多少,神有多少”來形容加德滿都。在這座不大的城市,共擁有大大小小的神廟寺、塔2700多個。其中,在占地僅7平方公里的市中心,就分布著廟宇、佛堂、經(jīng)塔250多座,供奉著印度教的3300萬神靈——而尼泊爾全國總?cè)丝跀?shù)還不足3000萬!
加德滿都主要居住的是尼瓦爾族人,他們大多信奉印度教和佛教。傳統(tǒng)的印度教家庭每天都要做“普賈”(敬神與血祭儀式)。每天清晨,人們帶著大米、水果、鮮花等物品到廟里去供奉,向神靈祈福。供奉后,帶著一部分供品回到家中,把這些神靈賜福過的圣物分給親人,祈求全家在神靈的庇護下度過美好的一天。
有時人們不急著回家,就坐在門口的臺座上,靠著寺院已有百年歷史的木柱,跟鄰居閑話家常。尤其是年輕人,總喜歡將約會的地點選在市中心的神廟臺階上,毫不避諱地在信奉的神明面前與心愛的人耳鬢廝磨。
在神廟的臺階下,做買賣的、開三輪的和來往的行人擠作一團,加上到處溜達的神牛和鴿子,往往讓游人有種不知身在何處的恍惚之感。與我國莊嚴肅穆的寺廟不同,在這個粗看之下頗為嘈雜的城市里,宗教信仰與人們的生活已經(jīng)血肉相連、不可分離。
巴格馬蒂河邊的苦行僧
一般說來,外國游客通常會選在加德滿都市的泰米爾區(qū)落腳。這是一個專門為旅行者開辟的生活區(qū)域,這里集中了上百家大小不一的旅店、餐館、旅行社、錢幣兌換處、小超市等等生活必須設(shè)施,以及成千上萬家出售各種貨品的小商店。
從泰米爾區(qū)出發(fā),步行穿過大街小巷,10分鐘左右就能到達加德滿都最著名的廣場——杜巴廣場。事實上,尼泊爾全國共有3個廣場都以“杜巴廣場”為名,它們分別位于加德滿都、巴德崗和帕坦3座城市,分別是當(dāng)年3個王國的王宮廣場。
相傳,在馬拉王朝第六代國王死后,他的3個兒子各據(jù)一方,自立為王,分別在這3個城市建立了獨立王國,形成三足鼎立之勢。每個王國都建有自己的王宮和王宮廣場(也即杜巴廣場)。為了相互攀比,這3個國王不惜耗盡國力大興土木,修建神廟供奉不同的神祇……
其中,位于加德滿都市的杜巴廣場,被稱為“觀賞尼泊爾寺廟建筑最好的地方”。這里囊括了尼泊爾16世紀至19世紀之間的古跡建筑精華,廣場上總共有50座以上的寺廟和宮殿。這些寺廟外觀上看都十分類似,比較著名的有活女神院、納拉揚神廟、濕婆神廟、濕婆—巴瓦娣廟屋、普拉塔布馬拉國王雕像、哈努曼猴神宮、庫里須那寺等。但很多寺廟只對印度教徒開放,普通游客是進不去的。
整個廣場由3個分散的小廣場組成,廣場的主區(qū)位于西面,副區(qū)則位于杜巴廣場的東北部,那里有皇宮舊址的入口,南面是巴山塔布廣場。廣場上最顯眼的建筑是三重檐九重臺階的太后廟。在神廟高大的紅色臺階上,總是有很多人坐著曬太陽、看風(fēng)景。更惹人注目的是屋檐斜撐上雕刻的那些性愛場面,對印度教徒而言,生殖崇拜也是信仰的一部分。太后廟對面的嘉格納神廟屋檐下也有類似的“限制級”雕刻,而且更多更精美,因此人們也稱之為“愛神廟”。
作為尼泊爾的首都,人們總喜歡用“屋有多少,廟有多少;人有多少,神有多少”來形容加德滿都。在這座不大的城市,共擁有大大小小的神廟寺、塔2700多個。其中,在占地僅7平方公里的市中心,就分布著廟宇、佛堂、經(jīng)塔250多座,供奉著印度教的3300萬神靈——而尼泊爾全國總?cè)丝跀?shù)還不足3000萬!
距離愛神廟不遠,黑拜拉弗的大型浮雕鑲嵌在建筑表面。黑拜拉弗又稱為大黑天神,是濕婆最恐怖的化身——那浮雕眼球凸出,露出白森森的尖牙,表情猙獰,6只手分持不同的法器,其中還包括一顆流血的人頭。清晨前去上貢的人會在神像周圍點上蠟燭,搖曳燭光的映襯下,那浮雕顯得越加莊嚴肅穆。此外,廣場上還有尼泊爾的王家御用神廟塔萊珠女神廟、加德滿都的故宮哈努曼宮、中央政府大廈、獅宮、比姆森塔、烈士紀念碑等眾多名勝古跡。
除了寺廟古跡之外,杜巴廣場還有一群流動的風(fēng)景——那就是臉上涂著彩色條紋、蓬頭垢面的苦行僧。他們大多是40歲以上的中老年男子,身穿黃色或紅色的薄薄僧袍,打著赤腳,在杜巴廣場上或坐、或站地曬著太陽。如果有游客要為他們照相,則需要支付每人10盧比(相當(dāng)于人民幣7元)以上的布施。
在尼泊爾,苦行僧被叫做Baba,意思是“圣人”。他們被看成是來凡塵普度眾生的“神的使者”,受到人們的廣泛尊重。后來我們了解到,加德滿都的苦行僧并不限于杜巴廣場一處,他們中的更多人往往選擇居住在當(dāng)?shù)刈畲蟮穆短旎鹪釄?mdash;—巴格馬蒂河邊的帕斯帕提納神廟(俗稱“燒尸廟”)附近。
帕斯帕提納神廟是尼泊爾規(guī)模最大的印度教神廟,這里常常會舉行火葬儀式。盡管神廟內(nèi)部只有印度教徒才能進入,但舉行燒尸儀式的地方卻在廟外的巴格馬蒂河邊及周圍,對游客沒有任何限制。有意思的是,橫跨在巴格馬蒂河上的一座石孔橋?qū)⒒鹪釄龇殖闪藘刹糠郑簶蚰系幕鹪釄鲇?個水泥平臺組成,專供印度教的平民使用;橋北的火葬場由2個同樣的平臺組成,專供印度教的貴族使用。貧民也好,貴族也罷,火化后,他們的骨灰都將被推入河中,流向印度的恒河。
苦行僧的“隱居洞”沿著巴格馬蒂河的兩岸分布??嘈猩鶕?jù)信奉神靈的不同被劃分為很多派別,根據(jù)他們的條紋圖案和衣著,大致可以分為濕婆派和毗濕奴派。他們的苦行方式各不相同:有的是面壁冥想,有的是徒步山林,有的是苦練瑜伽,還有的則是堅持不睡覺……
一年只出巡6次的庫瑪麗活女神
除了苦行僧,加德滿都最神秘、最榮耀的就是他們的庫瑪麗“活女神”。從普通民眾到國王,都有敬奉庫瑪麗女神的風(fēng)俗。庫瑪麗在尼泊爾語中是“童貞女”的意思,被認為是神在人間的化身,象征著純潔。
作為尼泊爾的首都,人們總喜歡用“屋有多少,廟有多少;人有多少,神有多少”來形容加德滿都。在這座不大的城市,共擁有大大小小的神廟寺、塔2700多個。其中,在占地僅7平方公里的市中心,就分布著廟宇、佛堂、經(jīng)塔250多座,供奉著印度教的3300萬神靈——而尼泊爾全國總?cè)丝跀?shù)還不足3000萬!
她們被安置在加德滿都杜巴廣場南端的一座三層建筑的白色小院內(nèi)。小院外墻的木雕窗稍稍凸出于墻面,所有的窗戶一律呈褐色,門口有兩座石獅守護。這是世界上最奇妙的寺廟,里面供奉的不是泥胎銅塑的雕像,而是活生生的女神——庫瑪麗。
事實上,這是一個按照嚴格程序篩選出來的小女孩。作為女神的化身,小女孩從被選中之日起,就要離開自己的家人,居住在女神廟內(nèi)。她們被禁止接觸外界,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沒有親情、友情。
活女神由王家祭司親自挑選,程序十分嚴格。候選的女童年齡多在4、5歲左右,全都是貴族——釋迦族(釋迦牟尼的種族)的女兒。她們必須是身體完美無瑕,沒有流過血,沒有生過病的“處女”,此外還必須滿足32個吉祥的特征。從眼睛的顏色、牙齒的形狀到說話的聲音都有要求。比如,脖子必須像貝殼般發(fā)亮,身體必須像菩提樹一樣挺拔,眼睛和頭發(fā)必須黑得發(fā)亮,手腳必須修長等。
據(jù)說,挑選的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是把候選的幾個女童單獨關(guān)在大殿內(nèi)的黑屋子里,與血淋淋的水牛頭、骷髏頭一起過夜,只有始終面無懼色的那個女孩,才能成為庫瑪麗女神的化身。等到占星家確認這女孩的星座與國王吻合后,才最終認定為真命女神,進入女神廟內(nèi)居住。
被選中的女孩,從此離開了世俗生活,終日生活在這座寂靜、莊嚴的院子里,開始她極為榮耀卻又極為孤獨的活女神生涯。庫瑪麗女神每年會有6次出巡,出巡時,她的額上會涂滿紅色的香料,額頭正中則繪出一只智慧之眼;頭上插滿鮮花和珠寶,衣飾繁復(fù)華麗,端坐在黃金寶座上。
比如,在每年9月26日的女神節(jié)上,國王也會參加典禮,并由庫瑪麗女神為他賜福點紅。除了出巡期間,她們不能邁出小院一步,人們只能偶爾透過樓上雕花的金窗一睹庫瑪麗的真容。她們的一顰一笑都可能被信徒視作吉兇之兆,因此她們在人前總是面無表情、謹言慎行,
然而,當(dāng)這個被選中的女孩到十二三歲、第一次出現(xiàn)生理期,或者因為意外受傷流血之后,她就會失去女神的光環(huán),從而被新一任的活女神取代?;謴?fù)普通少女身份后的她們,必須搬離女神廟,陷入十分悲慘的生活。她們不僅要面對現(xiàn)代教育的缺失、親友的疏離,而且大多只能終生獨身,因為在民間傳說中,任何男子只要與前任庫瑪麗結(jié)婚,會在數(shù)月內(nèi)死于咳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