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wǎng)北京5月22日消息(記者梁晨) 記者從沈陽故宮博物院了解到,近日,390歲的沈陽故宮鳳凰樓時隔近30年后再次對公眾開放。
鳳凰樓坐落于沈陽故宮中路建筑群的中軸線上,始建于清太宗天聰年間(1627-1635年),為黃琉璃瓦綠剪邊、重檐三滴水、圍廊、歇山式建筑。鳳凰樓共3層,是當(dāng)年盛京城內(nèi)的最高建筑,登樓可飽覽盛京全貌,并觀日出,“鳳樓曉日”是著名的盛京八景之一。懸掛于鳳凰樓正門的金漆九龍斗匾——“紫氣東來”匾是清高宗乾隆皇帝第二次東巡親筆御題。
鳳凰樓一層是通往后宮的通道,因通往二樓、三樓的樓梯過于狹窄、陡直,為保證游客安全,自1990年起關(guān)閉二層及三層,停止游客登樓。
為滿足游客多層次的參觀需求,讓他們更好、更全面地了解清初皇家文化,在保證觀眾和文物安全的前提下,沈陽故宮決定每天提供20人次的參觀機會,每天上下午將各有一批、每批10位觀眾,登上鳳凰樓,一覽故宮美景。
此外,沈陽故宮被確定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已15年。這座獨具滿漢建筑風(fēng)韻的文化遺產(chǎn),每年接待的游客量從2004年申遺當(dāng)年的67萬,到2018年已超過200萬,已經(jīng)成為沈陽文化走向世界的一張亮麗名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