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西寧4月13日電題:嘉塘草原上的吾朵變了
新華社記者陳凱、王金金
草原生活是什么時候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是家里通了電,是用上了手機(jī),還是有了一輛小汽車?45歲的曲多自己也說不清楚,但他知道:當(dāng)吾朵可以像藏刀、藏服一樣被售賣時,時代確實(shí)不同了。
曲多的家在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稱多縣珍秦鎮(zhèn)十一村,這里屬于被雪山環(huán)抱的嘉塘草原。千百年來,牧民趕著牛羊游走在這片水草豐美的草場,好似碧藍(lán)如洗的天空中不時飄過的朵朵白云。
生于此,長于此。嘉塘草原的牧民說起吾朵的故事,三天三夜也講不完。“戰(zhàn)士打仗需要武器,牧民放牧離不開吾朵。”與曲多同村的牧民久美旦周說,由牛毛編制而成、形似牧鞭的吾朵,集合了格薩爾王使用過的所有兵器的優(yōu)點(diǎn)。
在曲多家,記者看到了已經(jīng)制作完成的10多根吾朵掛在墻上。它由特定花紋編制而成,中間較寬的部分用來兜住石頭,使用時依靠慣性甩出的石頭可以被拋至兩三百米外的區(qū)域。曲多說:“吾朵上有‘九眼’‘弓箭’的紋樣以及彩色的牛毛,每個部分都寓意了吉祥、平安與美好。”
“我們家每個人都會編制吾朵,就像是會唱歌跳舞一樣,這種技藝流淌于我們的血液之中,不需要刻意學(xué)習(xí)。”拿起一根制作考究的吾朵,曲多熱情地向記者演示起了它的用法,只見他掄圓了胳膊,朝著兩百米外的目標(biāo),瞬間將吾朵包裹的石子拋出。
一塊風(fēng)干肉,一小袋糌粑,就是牧民放牧一天所需的口糧,他們與牛羊相伴在廣闊無垠的草原中,一走就是一天。“在草原上放牧,難免遇到猛獸,但是帶著吾朵就不會害怕了。”久美旦周說,吾朵末端的“措吉”抽打在地上會發(fā)出像鞭炮一樣的聲響,不僅打發(fā)了放牧的寂寞,也能驅(qū)惡避邪。
時過境遷,伴隨牧民生活的變化,吾朵也被賦予了新的功能。“現(xiàn)在大家生活條件好了,草原上很多人搬了新家,有了自己的汽車,吾朵就成了掛飾,用來保佑全家平安。”曲多說,通過編制售賣吾朵,一年能為家里增收5000元左右。
在牧民生活蒸蒸日上的背后,主要還是當(dāng)?shù)匦竽翗I(yè)生產(chǎn)方式的轉(zhuǎn)變。2015年,曲多所在的十一村成立了嘉塘生態(tài)畜牧業(yè)合作社,全村405戶牧民的42萬畝草場被整合成夏季、秋季、冬季草場。
談起草場變化,作為合作社副理事長,久美旦周感到自豪:“輪牧使草場有了‘休息’時間,草比原來長高了。合作社統(tǒng)一管理又使村里60%的勞動力可以選擇外出務(wù)工,還可以在縣城照顧年邁的老人、上學(xué)的娃娃。”
四月的嘉塘草原還覆蓋著白雪,但對于這里的牧民來說,春天早已來到。曲多手持吾朵,甩出清脆的響聲,將成群的牦牛趕向白云深處?!?/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