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進國家高新區(qū)東莊社區(qū),年過古稀的戴雪琴在長達10余年的時間里,悉心照料著與自己毫無血緣關(guān)系又身患重病的前兒媳王婷,讓殘缺的小家變得溫暖。系列報道《致敬了不起的她》,一起來感受這段不一樣的“婆媳情”。 現(xiàn)場: 早上七點半,刷牙、洗臉、整理頭發(fā)……對于戴雪琴而言,即使王婷只能躺在床上,也要讓她以最好的狀態(tài),干干凈凈迎接每一天。洗漱完成后,戴雪琴再根據(jù)王婷近期喜歡的口味,悉心喂食。 戴雪琴 她來的時候很好,身體也好,也給我生了一個孫子。2012年生的病,雖然沒有血緣關(guān)系,我覺得她人好,良心好,進了門從來也沒跟我拌過嘴。 這看似簡單又平常的照顧,戴雪琴已經(jīng)堅持了13年。2000年,戴雪琴的兒子與王婷結(jié)婚,一家人生活美滿幸福。不料,2012年,31歲的王婷患上了小腦萎縮,為了不拖累丈夫,她主動要求離婚。這時,戴雪琴站了出來,考慮到王婷母親早逝,父親再婚無暇顧及于她,戴雪琴執(zhí)意把王婷留在身邊,讓兒子凈身出戶。后來,兒子重組了家庭,戴雪琴卻始終把王婷當作女兒看待,延續(xù)著之前的婆媳情。 戴雪琴 自己不吃也要給她吃,真的可憐,好好的漂亮的一個女的,生了這個病。不要說吃了,看到她,我不知道哭了多少回。 起初,戴雪琴想方設(shè)法帶王婷尋醫(yī)求藥,無奈這種病不可逆。最近幾年,王婷的病情逐漸惡化,完全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不僅說話功能退化,連大小便都已經(jīng)失禁。戴雪琴看著心生痛憐,更加悉心照料。由于老兩口的退休金加上王婷的殘疾補貼,一個月收入不到2000元,而丈夫年老體弱,為了維持一家人的開支,也給王婷增加點營養(yǎng),戴雪琴趁著照顧王婷的間隙,外出做些服務(wù)居家老人的零工。 戴雪琴 我年初一沒有一年在家里過年,我都在外面做。我不撐起來這個家就垮了,我要拿勇氣出來,要克服。都是自己勞動所得的,一個月也有幾千塊錢。我開心的就是看著我孫子懂事,我老公人也好。 上午十點,戴雪琴從打工地匆匆趕回家,一進門就快步跑向王婷房間,因為這個點正是王婷要上廁所的時間。幫王婷換完尿墊,戴雪琴又開始忙著做午飯,一個上午,她片刻也沒有休息。 戴雪琴 我希望我努力、堅強,能讓小家庭越過越好,大家平平安安,健健康康。 眼下,讓戴雪琴最欣慰的,就是王琴的兒子從小懂事,如今已經(jīng)大學(xué)畢業(yè)開始工作。71歲的戴雪琴用自己的善良和堅強,凝聚了一個充滿曲折的大家庭,她的事跡在當?shù)爻蔀槊勒?,她先后獲評常州市“十佳母親”、“常州好人”和“江蘇好人”。
|